顯示具有 Framers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Framers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06/04

面試成功大補帖【錄取好感度UP.眼鏡穿搭術】

 

965A9564

 

面試官對求職者的第一印象就是服裝,

得體的打扮不僅展現你的自信及專業,

也能在面試官面前增加許多好感分數,

求職者的服裝應該配合應徵行業和職位的穿著,

代表你對這個工作的認同感,以增加面試成功的機會,

除了身上的服裝儀容我們應該要注意,

最簡單的方法投資一個合宜的眼鏡,可以增加你的質感和品味。

 

2012/02/07

德國Framers眼鏡.設計師Sarah Settgast訪談紀實








Sarah Settgast,一個你不得不說她實在很ROCK,

而且花了為數不少時間在她的刺青藝術上的大女生,

在他身邊、你將立即的感受到她對搖滾精神與生命的熱愛。

作為FRAMERS的首席設計師,她為FRAMERS開創出一股很rock'n'roll的精神。

Sarah從很小的時後就意識到,戴眼鏡在外表上來說並不會不雅,

反而,眼鏡是一種很棒的配件。

她說:我不喜歡戴隱形眼鏡,我甚至沒辦法帶著隱形眼鏡走動,

眼鏡對我來說是一種附件,是我這身裝扮之一。






Sarah在7歲時,自己挑選了人生第一把眼鏡,

一把有著 John Lennon 風格的圓形輪廓的黑色金屬鏡框,

她至今仍忘不掉戴上時那一剎那並不停眨眼的興奮感。

在驗光師驗出一個難以令人承受的-8.00的數值後(近視800度),

Sarah買了人生第一把很「花俏」的法國設計師牌眼鏡,

從那一刻起,Sarah與眼鏡結下了不解之緣。

不僅經常購買新的眼鏡或太陽眼鏡,

甚至還在家鄉 Kyritz(距離首都柏林209公里的一個城鎮。)

的一家眼鏡店打工做起了學徒。







在當時Sarah還有著一個其他視光工作者所沒有的身分,

那就是「藝術工作者」,包括製作大規模的壓克力模組外,

也從事街頭塗鴉藝術製作。

Sarah認為如此跨領域的多重身分組合,

對其工作是很有助益的。

然而,開始從事眼鏡設計領域,

卻是直到在柏林 Kreuzberg 區遇到FRAMERS的主理人 Matthew Busch。

Sarah 說當他戴 了FRAMERS 的初期樣品時,

內心激盪著有如「如同受眾人矚目之巨星般」的驚艷。

水晶般的光澤、現代感的線條和不俗套的色彩之下,

有著嚴謹且扎實的精工。



最後,Matthew Busch與Sarah深談了整個品牌的核心價值,

與他們平時工作的內容及往來客戶群後,

Matthew Busch除了感謝Sarah其無價的建議,

並委請Sarah在FRAMERS 任職首席設計一職,

很快的Sarah的設計就從設計圖稿轉化成陳列架上的實品。







眼鏡設計,是門藝術

身為FRAMERS的首席設計師,Sarah非常熱愛這份工作,

這份工作有著能將其無形的藝術能量轉化成有型具體的有趣過程,

生活周遭的人事物,是他們很重要的設計發想來源。

Sarah 和 Matthew 不時能從在蘋果樹下,享受著一片甜瓜或是草莓,

或在家中聽著老歌啜著紅酒當中得到設計靈感。







當手繪的設計草圖轉換成數位化的工程圖檔,

送到位於巴伐利亞的工坊進行耗時的手工製作,

由於過程繁瑣及為求精緻,

平均每三個月頂多只能做出5至6個新作品。

有了如此講究精工的大環境,造就了當地許多學徒向製框師傅承襲這項技藝,

事實上,光是精緻手拋光作業就要花上一個禮拜的時間才能完成,

如此不僅造就了FRAMERS的吸睛度也造就了FRAMERS精緻手感。

另外,他們也透過每一個作品向他們心目中的朋友或是偶像致敬,

像是廣為人知的Coco Chanel或是Nirvana(超脫樂團)的Curt Cobain。






如果你親自與Sarah對談,你會發現,

雖然她沒有受過專業的產品設計教育,

但是在她的設計裡,她將其想表達的元素非常成功且完整的貫注其中,

不管是文藝、熱情、搖滾精神、自我風格。



革命性並非產品設計的唯一成功道路,

我的優勢在於我受過視光學基本訓練,

我知道近視100度跟近視500度或是600度的使用者它們要的是什麼

Sarah自信地回答。

Sarah到現在能以此方式在進行著她的設計工作,

她說:「我已經清楚的知道哪一類型的眼鏡能搭配出哪一種風格,

例如說、如果要呈現出酷酷的20年代感,我會佩戴著Deborah,

若是要輕鬆自然的表達出自我風格,我會佩戴著David。」
























Text / SC 翻譯自FM.Photo / Framers Germany




相關閱讀:








更多照片在我的 無名




您的小小動作是鼓勵我們不斷進步與創作的動力,感恩!

















2011/11/01

後圍牆時代的視界.德國手工眼鏡【Framers】









所謂設計,是在傳統中尋找養分,除大就而立大新的過程,

德國手工眼鏡Framers設計師Sarah及是經過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的新一代設計師,

延續德意志傳統的工匠精神,

設計展現出帶著幽默、以「人」的獨有個性為出發點的後現代主義風華。



此次造訪位於柏林的德國手工鏡框FRAMERS總部,

該總部坐落於一棟超過壹百年悠久歷史建築當中,

除了感受到有著濃郁滄桑歷史氛圍,

更與設計師Sarah直接暢談著他們的生活觀及作品。

對談之間,除了能夠感受到它們對眼境的執著,

更直接的感受到他們認真面對生活及生命的熱情。






初見Sarah,讓採訪者的我極為吃驚。

刻板印象中,總以為“她應該是個很個性脾氣都很“悍”的女生”。

實則不然,有著一身刺青的Sarah,

是個個頭瘦小,認真生活,說話極為輕柔的素食主意者。

當我們談論著她身上的刺青時,Sarah輕啜的茶說道: 

這些刺青或許看似叛逆不羈,但是,其實這些圖案對我來說別具意義。

像是我將祖父與母親的模樣刺在我的手上,

讓我能夠時時刻刻都能夠感受到他們依然在我周遭,

我也總是能透過這些圖案讓當時的特殊的情感以及人事物浮在我的眼前。

事實上,這些圖案默默地潛移默化著我的創作。

話鋒一轉,

Sarah突然秀出手機中的一張老虎被關在馬戲團的籠子裡的照片,

說著:她好不開心,她已經不是優遊於叢林間的大貓了。

此時我們能感受到她眼眶有著水樣的反光。

想不到Sarah還是個如此細膩的動物保護成員。






當然,我們也十分好奇關於Sarah怎麼會想要設計眼鏡這個問題,

她笑著說:其實我是學美術出身的,所以我負責形體的開發設計。

而我們的合作夥伴Matthias,由於他在德國的眼鏡業界有多年的經驗,

因此,Matthias主要是負責與人體工學有關的結構設計與開發。

另外,在聊天過程中,能夠感受到FRAMERS是十分的BAUHAUS精神的,

“人”是設計過程中最純粹的元素。

她說道: 我們總以“人”為第一出發點, FRAMERS的作品,

是一種將佩戴者獨有的自我個性及態度更加強化及突顯出來的飾品。 

反過來說, 我們不希望我們的作品特質強過於佩戴者其本身獨有的質感。 

關於設計,德國建築大師密斯(Mies)的“少即是多”也深深影響著Sarah,

Sarah相信是讓生活過的更自在以及更有人味的一種行為。





Sarah喜歡坐在咖啡座觀察人們,

思考著人們臉上的那一把眼鏡若是調整或是修改了,

哪一個部位的輪廓會不會更凸顯她們的特質,

或是想像著如果他們帶著另一種類型的眼鏡又會友著甚麼樣的look。

另外,Sarah是個電影痴,尤其是60~70年代的電影,

對Sarah來說60~70年代、那是一段美好的時光,

也有著現今社會以失去或是褪去不可見的情懷,

Sarah說道:我時常從這些老電影裡得到許多創作的靈感元素。

然而,對於怎麼會想成立一個眼鏡品牌這件事來說,

Sarah則頑皮的笑著解釋著整個由來與FRAMERS的精神,

她說:創立FRAMERS的出發點,是在於我們決定要讓眼鏡更有趣及更有人味,

於是與Matthias就很自然成為創作伙伴。

對於FRAMERS來說,張揚或是炫富不會在FRAMERS上看到!

我們在乎的是每一件FRAMERS作品都能夠呼應佩戴者其獨特的態度及調性。

另外,我們也不斷思索著下一步,這下一步範疇,不僅僅是針對於 FRAMERS的作品,

更是擴及到下一世代的眼鏡發展。 

另外,“傾聽”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相信,在進化的過程當中, 傾聽周遭聲音或是需求甚至批判事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另一方面,我們也公開的讓人們知道我們的工作坊位置及材料來源,

目的是要人們都清楚地了解每一個工作環節及材料出處,

這對我們來說是一種道德。





最後,當聊到台灣時,似乎已經很多人跟Sarah聊過台灣。

Sarah睜大著眼帶著濃濃期待地說:台灣很nice!

很多人說吃有好吃的食物我很期待能夠去台灣,或許等明年,

我的寶寶長大一點時,我們整個團隊都會去台灣感受一下台灣的熱情。

當然,我們也十分希望我們的作品能夠使台灣的眼鏡市場更豐富有趣,

也期盼台灣的人們能夠感受以及喜歡FRAMERS獨有的風格及特性。









2011/09/13

【精緻.始於傳承精工】德國 FRAMERS 傳承篇






【精致細膩、扎實耐用】是眾多人對德國品牌或是德製商品的強烈印象。

事實上,不畏冒險,時時有著超越自我的使命感,


勇敢做夢發想並從錯誤中學習經驗,

這樣的日耳曼精神,充斥在眾德國人的DNA中。

新世代的德國年輕族群,在許多國際領域上,持續的發光發熱,

他們或許看來前衛張狂,但是這樣的前衛張狂底下,

都具備著扎實的傳統技術及工藝功夫。

















在柏林,為了不使傳統的技藝消亡,

正在開始大力推行著所謂的「消費倫理」(Ethical Consumption)運動。

這項運動特別在乎品牌的品質,延續性以及傳統性,

其潛在所推廣的就是以傳統技藝生產的作品,尤其是傳統手工的作品。














FRAMERS,一個成立於2006年的精緻德國手工眼鏡品牌,

其作品散發著一種熱情及勇敢的自我主張與風格,

並且結合了傳統的技藝和現代的設計。

設計師Sarah Settgast堅持透過永恆性設計並為每一個個體創造風格,

每當準備開發設計一個作品前,

Sarah Settgast都會在地鐵站內,咖啡廳,酒吧.....透過玻璃的彼端,

觀察著那些努力呈現自我的人們。













也因如此, FRAMERS 作品十分多元,

例如:有著50年代風格的Coco,80年代風格的David...

然而, FRAMERS的雄心不僅限於復刻往日風情, 

Sarah Settgast更透過全世界的旅行或是與人們接觸,設計出能代表當代的眼鏡作品。












總部設在克羅伊茨貝格的FRAMERS ,與其他德國經典品牌一樣的是,

強烈的自我意識及主張,均建構在扎實的傳統技術及工藝功夫。 

其眼鏡作品從開發設計到生產就是少數全製程真正在德國完成的眼鏡品牌之一,

FRAMERS的眼鏡作品,均於設在巴伐利亞的工房完成,

材質為高品質的板料(醋酸纖維)。

每一支作品,均經過專業的分工,先由經驗老到的老師傅全手工製版裁切,

再經過專業拋光師反覆的手工拋光製成。

由於是全手工製成,

所以,每一支FRAMERS的眼鏡作品均需花上3個月的時間才可完成。

























全系列德國設計、德國手工製作、生產的 FRAMERS 眼鏡,


已經在我們家新埔店登場,


 歡迎擁有獨特品味、喜愛舒適配戴的朋友蒞臨鑑賞!







相關閱讀:





更多照片在我的 無名




您的小小動作是鼓勵我們不斷進步與創作的動力,感恩!